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机制

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百科 >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机制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机制

2022-12-22币圈百科339

二。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思路的演变

通过对2016-2019年数字货币所申请的80项专利的分析,可以观察到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演变:在钱包形式上,有两种模式:数字货币芯片卡和基于支付终端设备的钱包;在底层架构上,经历了从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架构到集中式架构的转变;在分配方式上,直接分配方式和双层分配方式均有涉及,但在专利数量上,双层分配制度的专利较多,央行相关专家的公开文献主要分析双层分配制度(范一飞,2018;穆长春,2019) [8,4]。

至于钱包形式的选择,数字货币芯片卡的设计类似于原来的IC电话蓑衣网小编2022卡模式。通过基于实体的芯片卡(ic卡、SIM卡等)建立电子钱包。),可用于ATM终端的货币存取款(见图1)。这种数字货币没有脱离原有的基于账户体系的银行卡模式,未能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优势。基于支付终端设备的钱包,直接将钱包设置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不需要额外的相关组件,在体验上更类似于第三方支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两者的体验相似,但在架构体系、匿名性、对账号体系的依赖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

在采用分布式架构还是集中式架构方面,2016-2017年期间,数字货币所的相关专利和学位论文都是分布式架构,其核心设计是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和不可改变的特点,建立多中心账本系统,同时为每笔交易分配一个新的地址,实现匿名。2017年年中到2019年,架构设计明显趋向集中化。其主要优势是在现有管理体系下,通过集中式数字货币注册中心记录交易,可扩展性更强,易于监管。但分布式架构存在以下缺陷:可扩展性差(分布式架构导致计算能力非线性增长)、数据存储要求高(数据量大)、公链安全性和私密性差、不同链之间交互性差、维护困难、去中心化与央行统一监管矛盾。在此之前,姚谦等人(2018)[7]也指出,“考虑到支持分布式账本(DLT)的技术仍在升级和发展过程中,数字货币应该从区块链‘解绑’”。

三。央行数字货币双层交割体系

根据现有资料,双层交割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先将数字货币交割给商业银行(数字货币钱包服务机构),再由商业银行对公众进行兑换的数字货币(数字货币钱包终端)交割体系(见图2)。这一制度与现有的现金发行机制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连续性。

与此相对应,央行的直投模式是直接面向个人的。在这种模式下,公众绕过商业银行,直接在央行注册机构下开立个人账户(即去掉了图2中的钱包服务机构)。由于央行的信用天然高于商业银行,在紧急情况下,公众很容易挤兑商业银行。同时,直送模式需要央行直接服务大量个人客户,对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软件开发、客服维护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因此在目前发展阶段可操作性较弱。

监管机构对双层交割体系的具体运行机制讨论较少,但数字货币研究院的专利涵盖了数字钱包的开通、数字货币兑换、转账、异地支付、货币提取等各种情况。在双层配送体系下,本文将以此为分析对象。

(一)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特征

在设计上,央行的数字c 目前数字货币采用账户松耦合的形态,即公众既可以依托在商业银行已有的银行账户开通数字货币钱包(二类钱包),又可以采用电子邮箱地址等非传统账户信息开通电子钱包(四类钱包)。二类钱包因在银行账户开户阶段已进行过KYC认证,因而不存在相关问题;而四类钱包的应用场景多见于临时来华旅客、境外人群等缺乏国内银行账户的群体,怎么样对这类客户进行KYC审核、抑或是对第二类数字货币钱包的功能,如最大支付金额、交易频率等指标采取部分限制,有待进一步的信息披露。

另一个是离线状态下钱包间支付的实现。数字货币的主要交易场景均为联网状态下,交易结果实时反映在央行数字货币登记系统(记录数字货币归属权的登记系统)中,即所谓的基于物权的支付即结算。根据数字货币研究所的论述,数字货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即使两个人的数字钱包均未连接网络,仍可以通过两个手机相互靠近的方式完成数字货币的交易。双离线支付的难点在于真实性校验,以及可能出现的“双花”问题,即同一笔数字货币资产被多次支付。具体而言,由于数字货币归属权记录于央行数字货币登记系统,需要实时联网方能及时更新货币交易,离线状态下需要暂时将数字货币交易记录暂存于终端,在恢复网络连接后同步信息,在此过程中怎么样防止利用信息滞后进行同一笔数字货币资产的多次支付,值得关注。同时,随着离线时间的延长,参与双离线支付的数字货币面临着多次交易问题,即离线状态下接收的数字货币再次在离线状态下被花出,多次流转将对校验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央行数字货币的直接价值分析

尽管技术实现方式几经变更,数字货币的设计目标始终是替代纸币现金M0。在此目标下,数字货币被设计为具有100%准备金、不付息、可控匿名、可编程性等特征。

(一)提升支付效率与边界

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价值首先体现为降低M0发行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打击伪币等克服传统纸币缺陷上;其次,数字货币账户松耦合的特征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行,外国人只需要利用邮箱地址即可注册开通数字货币钱包,并参与国内市场交易;第三,央行数字货币能对冲天秤币(Libra)等稳定币的影响。

2019年发布白皮书的Libra以其独特的一篮子货币作为抵押物的特征,主打跨境支付和汇款,引起了市场关联方和监管层的密切关注。由于Libra采用联盟链架构,理论上无法被监管,而区块链架构能够大幅降低跨境汇款成本、缩短交易时间,因而将对资本项目管制、本土银行负债端成本产生较大压力。率先推出央行数字货币有利于提前满足公众交易需求,减少Libra等稳定币带来的冲击。依托央行的高信用、强监管能力,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监管要求,便于其国际化推广。

(二)更好保护消费者隐私

央行数字货币利用其可控匿名特征,有利于央行更为精准监控M0流转,也有利于消费者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在传统的基于账户体系的支付环境下,客户的支付行为留痕,其个人信息存在着被服务提供商加工、再营销甚至出售给其他合作伙伴的风险,进而导致数据隐私泄露。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披露, 《个人信息保护法》 和《数据安全法》 将于2020年制定。这两部法律与央行正在研究制定的《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 将对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大数据情境下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 由于数据安全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公众多数情况下仅能被动信任或接受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安全承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依托国家信用和央行自身非营利定位,央行数字货币的数据安全承诺可信度更高、隐私保障更彻底,从而可能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的需求。

(三)拓展货币政策空间

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提供了想象空间,在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中,由于纸币无法计息引起的流动性陷阱导致名义利率存在下限,而当数字货币完全取代纸币时,理论上负利率政策限制被解除,利率走廊下限效力随之增强,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随之提升(张双长和孙浩,2018)[11]。

同样,央行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亦体现在条件支付上。数字货币研究所2018年提交的全部4项专利均为条件触发相关研究,即当且仅当在满足触发条件后,数字货币才可激活并用于交易。相关专利说明书中提出,数字货币的推行有利于更快地收集货币流通信息、实现货币精准投放、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及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在传统的货币政策机制下,央行根据t-1期的信息在t期做出决策,相关影响则要到t+1期才能看到,因而存在政策时滞问题(图7上)。基于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使得数字货币不仅在投放当下t期生效,而且能掌握货币的后续流通(图7下),从而可以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同时又可以达到货币精准投放目的(姚前等,2018)[6]。

尽管数字货币研究所设计了一系列基于数字货币可编程性的条件触发型货币工具,理论上可能为央行提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但央行亦多次强调对于利用数字货币的可编程性要慎之又慎,因此预计短期内央行数字货币将被审慎限定在现金替代的角色中。

五、央行数字货币的间接影响评估

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将着重体现于支付领域,并对借由支付领域以支付为重要切入点的金融科技或数字金融解决方案输出业务产生影响。从设计初衷、货币特性、审慎监管的角度考虑,短期看,央行数字货币难以对现行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 M1/M2指标产生明显影响。

(一)央行数字货币难以影响基本的金融结构

有观点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可能会 “影响银行负债端资金来源并提高成本 ”(慈玉鹏和张漫游,2019)[9]。该分析一方面考虑到央行数字货币若计息,则会依托央行的强信用挤出商业银行存款;另一方面则是公众出于交易需求将存款兑换为数字货币且沉淀于钱包中,则即便不计息亦会对商业银行负债端资金产生流出压力。

本文认为上述情况不管是从数字货币的自身特性还是央行审慎管理的角度考虑,短期均难以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全额准备金及不付息的特性将其功能锁定于 M0替换。全额准备金意味着数字货币不具备存款创造能力,不付息则难以对银行存款产生挤出效应。具体来说,由于存款计息而数字货币不付息,数字货币持有者可以随时按需将对应存款转换为数字货币,因而无须长期持有大量闲置数字货币而损失存款的利息收入。与之类似,当收款方收到数字货币后,也可以及时将数字货币转入银行存款以赚取利息,待需要时再兑换为数字货币。故央行数字货币只涉及 M0而不介入 M1/M2的流通,不会对商业银行形成存款竞争。

(二)央行数字货币会冲击支付行业

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行業的冲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现有基于账户体系支付系统的冲击、对未能成为央行数字货币代理行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冲击以及由此派生的对以移动支付为重要入口的金融科技盈利模式的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于取代纸币,但随着二维码支付的普及,“无现金社会 ”已成大势所趋,因而数字货币的推行将凭借其可控匿名性带来的消费者隐蓑衣网小编2022私保护和通用性冲击原有的基于账户体系的支付系统。这个系统内既包含银行卡支付,也包含第三方支付。由于央行数字货币前端匿名的效果,数字钱包服务商难以收集央行数字货币持有者的行为信息,进而失去了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数据基础。

数字货币的发行仍将依托于银行,数字货币的兑换也需与银行账户系统绑定。相较而言,难以参与数字货币流通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则将受到比传统银行更为严重的冲击:条件支付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将被数字货币取代、不具有匿名性、未能参与数字货币的发行过程。姚前等(2018)[6]亦表达了对第三方支付的负面影响的关注:加重监管压力,重复建设金融基础设施;互金寡头可能出现 “大而不倒 ”情况;削弱法币地位,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对于解决上述监管关注点有着重要意义。

(三)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科技业务的影响取决于数据是否开放

支付是金融科技公司和银行机构收集用户行为和场景数据的重要入口,央行数字货币交易功能的冲击将对现行利用支付工具积累流量、收集客户数据、绘制画像从而进行精准营销、提供消费金融、理财等服务的流量变现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而作为数字货币钱包服务商的商业银行也因央行数字货币 “一次一密 ”的设计而难以对日常交易流水信息进行分析。因此,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将会影响到以支付为基础的金融科技业务或数字金融解决方案业务(如线上获客、智能营销、智能授信、智能风控等)的发展。

此外,不同网购平台间的隔离带消失,竞争加剧。目前,一些支付机构在自身的系统内实现了支付工具的统一,跨系统则互不相通,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将依托其法币的强制性,被各平台接受为支付工具。故不仅传统第三方支付工具活跃度将下降,其用户规模亦有可能受到冲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央行数字货币管理方能够在保证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向合格的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开放对应数据分析接口,则将有助于打破不同支付平台间的数据孤岛问题,避免支付机构蓑衣网小编2022依靠规模效应 “赢者通吃 ”,也有利于金融科技服务提供方和银行机构从全局把控业务风险,有效防止过度授信、多头借贷问题。

六、结论

本文基于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6年以来申请的 80项专利公开信息,系统梳理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变革、设计特征,着重分析其双层投放体系、潜在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目标在于现金替代,故其不计息的特征避免了 “存款搬家 ”情况的出现,对其他生息资产的冲击较小,而央行数字货币 100%准备金的特征,也不会显著影响货币乘数。其次,央行数字货币双层投放体系的设计强化了传统银行在支付结算领域的地位,与直接投放体系相比避免了 “金融脱媒 ”问题。再次,央行数字货币基于智能终端的设计简化了跨境支付的步骤,并有望为难以实现 KYC的账户提供部分交易功能,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最后,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有利于保护消费者隐私,提升监管能力,但将对第三方支付的优势地位产生冲击,其可控匿名的特征将影响以支付为重要入口的金融科技业务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输出业务的发展。但若央行数字货币管理方能够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向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开放数字货币支付交易数据分析接口,则有利于打破数据孤岛,推动金融科技业务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更好更快发展。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机制 |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