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区块链的去信任化

当前位置:首页 > 币圈百科 > 什么是区块链的去信任化

什么是区块链的去信任化

2022-11-18币圈百科333

众所周知,区块链系统是基于非对称加密、哈希函数、安全多方计算和对等网络等技术的结合。通过一系列机制设计,防止“双花”问题。

而区块链2.0系统增加了智能合约,让区块链科技有了更多元化的业务场景。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区块链系统具备了其他系统所不具备的一系列特性,包括去中心化、去信任、集体维护、数据防篡改、防伪造、数据可追溯、可追溯等。

image.png

数据的去中心化、系统的集体维护、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可追溯等特性,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轻松实现。然而,具有区块链体系“去信任”特征的信任是什么样的信任,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区块链体系建立的去信托,应该完全称为去第三方信托。在其他系统中,两个不认识的当事人基本不可能直接建立信任关系。只有通过双方都信任的第三方的信任背书,才有可能建立有限程度的信任。而且这种信任会随着双方对第三方的信任程度而变化,会随着第三方信任链的长短而逐渐下降。区块链系统实现的两个阶段的

信任

区块链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和机制蓑衣网小编2022设计,实现业务通信中点对点信任关系的建立。这种信任关系表现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链上数据所代表的历史行为真实性的信任。即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的对链条上数据真实性、有效性的信任和对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信任,实现对数据背后历史行为真实性的信任。

区块链通过非对称密码实现了区块链系统中每个个体的身份认证(可以匿名);通过给每个块打上时间戳并使用散列函数,区块链上的数据不能被篡改或伪造;通过其他相关节点对块中数据的真实性和蓑衣网小编2022有效性的识别,保证了区块链中记录的数据的真实性;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协议,链上数据的全网一致分发和冗余存储,从管理方法和策略上保证了链上数据难以被少数人篡改和伪造。

这在以前基本是不可想象的。在让陌生人相信某个行为确实发生之前,可能需要n个可信的第三方的联合证明。

第二个阶段是受规则和机制约束的对未来行为的信任。在区块链1.0中,主要是对代码表示机制的信任,而在区块链2.0中,则演变为对代码表示智能合约的信任。机制和智能契约信任的前提是规则和代码要公开,同时代码要在本地编译运行,不能被篡改。但是,关键是机制和智能契约应该强制执行,代码应该绑定到业务。

区块链实现的两个阶段的信任,即对以链上数据为特征的过去历史行为真实性的信任,以及对受规则和机制约束的未来行为的信任。

区块链无法实现的信任

区块链系统无法实现行为人的信任,或者无法通过区块链系统实现行为人的信任评价或者信用评价。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数字世界中,我们都是基于历史行为和当前事件的属性来判断行为人在当前事件中的可信任度。这种信任是对主体的综合信任评价。区块链实现的是基于区块链所承载的业务场景的单一维度的信任,这个维度上记录的历史行为的信任,受规则和机制约束的未来行为的信任,特定领域特定行为的信任。 同时,区块链实现的信任只包含可信和不可信两个指标,而对行为人的信用评价是一个连续可测量的指标,蓑衣网小编2022而不是单一的完全信任或完全不信任。

什么是区块链的去信任化 | 分享给朋友: